close

經歷了馬拉松式的生產過程後,小April一出生時因為哭聲不夠大聲、不夠持續
馬上就被小兒科醫生斷定肺部有點濕潤,需要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的保溫箱觀察三天
因此一生完我只有匆匆看過她一眼後,連她的樣子都來不及記下就被抱走了,更別說產台接觸,連碰都沒碰到...
生產前我本以為等寶寶一出生的那一刻我會哭到淚流不止
沒想到真到了那一刻我卻因為過累及麻藥在產台上抖到不行,寶寶馬上被抱走又讓我萬分擔心
因此別說哭個不停,當時連一滴眼淚都沒有,就只有擔心及著急


不知是因為生產過程太長太累,還是沒有產台接觸的影響?小April出生後一直到第三天我都沒有母奶...
我一直按摩,結果按了半天沒有就是沒有,就連一點點濕潤感也沒有
(後來才知道沒有漲是不用按摩的,那時需要的是多擠,刺激乳頭分泌...)
剛開始我心想沒關係,本來就沒那麼快,小寶寶會自己帶食物出生,前兩天餓一下是沒問題的
一般都是到了第三天體重如果掉的太厲害時醫院才會問是否要給配方奶?
此時才會被迫簽下割地賠款的汙辱條約~啊~不是啦,是餵配方奶的同意書
但是因為April是住在加護病房觀察,無法讓她餓兩天,怕肺部濕潤情形惡化,所以我在第一天晚上就含淚簽下了
當時護士問我要給她喝哪個牌子?我只好默默地拿出之前廠商提供的雀巢能恩水解試喝罐
因為老公有過敏體質,我早早就要了試喝罐備用著,沒到真的派上用場了,可是我內心更想讓她喝母奶啊...


到了第三天晚上April確定狀況ok沒問題了可以出保溫箱,但她還是必須住在新生兒加護病房持續觀察到出院
所以不能母嬰同室,但是可以到嬰兒室親餵,第一次親餵時,一抱到她,我感動到眼眶都濕了
一方面是她的肺部沒問題了,另一方面是我終於可以摸摸她、抱到她了
那種感覺很深刻,如今終於抱到她了,我的感動也湧現了...


因為沒有母奶所以大家會遭遇到的石頭奶我也沒碰上,住院五天連漲奶的感覺都沒有~
自從可以親餵後,我每四個小時就去嬰兒室報到持續到出院
剖腹的傷口雖然打了術後止痛,可是下床走路還是要費一番功夫,為了能早點有母奶
半夜時間到了也半夢半醒的慢慢走去嬰兒室親餵
因為沒奶,April吸半天也吸不到東西,所以我離開後護士都還是要補餵配方奶
第四天上午終於擠出一滴母奶了,到了晚上也只增加到五滴
護士看我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拿了美樂醫療型電動擠奶器要我試試看
此時終於好一點了,大概進步到20滴吧,雖然一直都有進步
但是一直到第五天出院時,擠了半天連奶瓶底都鋪不滿,狀況真的很不好~


後來到了月子中心,即使明知親餵寶寶是不會飽的,我還是堅持親餵,只有如此才能讓奶量早日追上
每四個小時親餵一次(不分日夜),中間還要自己再擠一次刺激奶量,月子中心有提供美樂醫療型電動擠奶器
但是要跟其他人輪流用,追奶時擠的很頻繁,輪流用會搭不上我的擠奶時間
所以我索性去外面租一台自己用,也不用擔心搶不到,慢慢地奶量就衝出來了
因此雖然是住在凡事都有人料理的月子中心,我卻一刻不得閒,光親餵跟擠奶就搞得我幾乎沒時間吃飯
三不五時還要接待訪客,在月子中心住了21天期間我共接待了近20組親朋好友,快把我累翻了...
我知道大家來探訪我是好意也是關心,但在追奶期間過多訪客卻也造成我很大的困擾
爲了能多休息,我學會躺餵,不需要抱著寶寶也不會腰酸背痛,親餵時也可以暫時休息一下
強烈建議其他姊妹一定要會親餵!!!特別是剖腹產需要多躺時,可以多爭取到一些休息時間


另外,湯湯水水我也喝很多,黑麥汁也有喝
但對我而言有效的是同事提供的發奶藥方及喜寶泌乳茶
到了生完二週後我終於追到全母奶了,配方奶可以下台一鞠躬~
離開月子中心時,還可以帶著460cc的冷藏奶回家


後來朋友告訴我如果奶量追上了就不要過度擠奶,也就是親餵後如果寶寶有喝飽就不要再擠出來
不然容易導致供過於求,就會變成石頭奶甚至乳腺炎,但是沒有存一些庫存,心裡難免會不安
因此我每天只存40~80cc備用,兩三天的量集合成一袋放到冷凍庫當庫存
當初一時衝動一口氣租了三個月的電動擠奶器在滿月後早已晾在一旁,早知道租一個月就好~


從完全沒奶到全母奶,不分日夜拼命擠奶,過程很辛苦
但是只要堅持,保持樂觀,即使沒有產台接觸沒有漲成石頭奶、即使到第三天才抱到小孩也是可以成功的~
接下來希望我能持續餵到April滿一歲,讓她有足夠的營養及滿滿的免疫力~


 


PS.補上同事提供的發奶藥方,我在中藥房抓一帖是45元,喝起來甜甜的不會苦,當水喝也不賴~
甘草1錢、當歸2錢、黃耆2錢、桂圓2錢、黨蔘2錢、枸杞3錢、紅棗3錢、通草3錢、王不留行3錢,以上藥材用4碗水煮至2碗水即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lla0428 的頭像
    stella0428

    Stella的小角落

    stella04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